首页

sm视频在线

时间:2025-05-28 00:49:26 作者:榴莲价格走低 首批国产“树上熟”榴莲也将上市!口感如何? 浏览量:31292

  对于美食爱好者而言,今年似乎又是一个“甜蜜”的年份。从年初开始,车厘子、蓝莓等曾经的高价水果,价格纷纷大幅下降。

  进口水果价格下降是何原因?

  在北京一家生鲜超市,一进门最显眼的位置上,摆放的就是来自泰国的金枕榴莲。

  与榴莲相比,山竹的价格近年来相对稳定。在这家超市,一盒4A规格的山竹一共6颗,售价19.9元,折合下来21元左右一斤。据了解,今年泰国的山竹长势喜人,预计产量会大幅提升,目前在超市的销售量相比往年有着明显的增长。

  菲律宾产的凤梨,价格在23.9元一个,因为味道香甜,食用方便,销量和价格一直比较稳定。

  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,记者了解到,今年泰国的金枕榴莲从3月中旬就开始上市了,目前正是大量上市的季节,价格一路下降,销售最为火爆。

 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,2025年1月至4月,榴莲累计进口10.07万吨,其中4月进口榴莲约6.12万吨,与3月相比增加了271.63%。

 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宣传部部长 童伟:金枕榴莲在一个月以前还是1100元、1200元一标箱,一标箱是32斤,现在到了730元到780元一标箱不等,基本上属于价格腰斩态势。液氮冷冻马来西亚榴莲,价格也有好几百元一箱的降幅,主要的原因就是榴莲到了大量上市季节。

  国产榴莲6月即将上市

  “树上熟”口感甜过蜜

  进口水果能越来越“平价”,国产水果大量进入市场也是原因之一。当进口榴莲在4月-5月占据市场主流时,国产榴莲也正在海南悄然成熟。

  今年我国三亚“树上熟”榴莲正式丰产期预计在6月至9月,预计结果面积约4000多亩,产量在600吨左右。

  据介绍,首批国产“树上熟”榴莲将于6月中下旬批量上市,品种涵盖金枕、黑刺、猫山王等高端品类,与进口榴莲相比,国产果采用“树上自然成熟后采摘”模式,果肉更软糯、甜度更高,尤其适合追求极致口感的榴莲资深爱好者。

  近些年,蓝莓、车厘子、阳光玫瑰等水果的价格大幅下降,这些曾经以进口为主的水果,如今在云南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等地都开始推广种植,市场中国产水果的占比逐渐提高。

  以蓝莓为例,2020年国产蓝莓的总产量就已超越美国,跃居全球第一位。产量的增加让蓝莓价格直接被“打了下来”。

  不同品种的榴莲

  口感有何差别?

  榴莲浑身是刺,对于消费者来说,挑榴莲就像是开盲盒,怎样才能挑选到肉多饱满的榴莲呢?

  托曼尼榴莲属于小众的榴莲品种,它的口感更好,味道更浓郁,但因为出肉率较低,性价比没有金枕榴莲高。

  水果批发商 苏文博:泰国托曼尼最少都是5房肉,皮薄、果肉颜色比较黄,肉黄说明淀粉组织比较高。唯一缺点就是核大,出肉率在30%,这一个合到40元。

  猫山王榴莲和黑刺榴莲是榴莲的高端品种,香气浓郁,口感细腻,每斤的价格在95元至135元左右,远高于亲民的金枕榴莲。(央视财经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宁夏现历史少见持续阴雨天气 专家分析成因

习近平主席以人类前途为怀,以人民福祉为念,与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一道,畅叙长期合作结下的深情厚谊,分析当前形势,共同谋求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,为国际交流合作树立了典范,引发外方嘉宾和国际社会热烈反响。

陈茂波:创科是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内涵

“产教融合被认为是解决当前无人机领域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。”何涛告诉记者,当前,重庆已有多所职业院校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,并通过搭建校企合作教育链、产业链、人才链和创新链等方式,培养综合素质高、具备一定实战经验的“飞手”。

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——2号隧道。位于西爪哇省普哇加达县,全长1052米,最大埋深53.6米。2号隧道地质具有高含水量、高液限、高压缩比、高孔隙率“四高一强”的特点,遇到坍塌、沉降大变形、突泥等问题,是雅万高铁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。施工单位从国内外各项目抽调了68名隧道和注浆专业骨干,因地制宜创新采用开挖工法,实现软弱围岩隧道“快挖、快支、快成环”良性循环,有效控制了沉降变形,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顺利推进。2022年6月21日,雅万高铁2号隧道顺利贯通,这也是雅万高铁最后一座贯通的隧道。

交通运输部:10月6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.7亿人次

西安5月15日电 (记者 阿琳娜)15日5时10分,一架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空客A320neo型客机从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北二跑道起飞,1小时24分后飞机平稳降落,标志着新建北二跑道试飞工作取得圆满成功。

“碳”路先行|山西阳泉:在烟火人间锻造数智新城

“竞技体育不能拔苗助长。”黄海宏坦言,既要给队员逐步成长的时间,也要合理倾注资源帮助她们少走弯路。2022年成为“20班”教练后,郑云龙体会到训练保障和训练方式的新变化,即便他才22岁,“我们练的时候场地没那么标准,滑雪器材也是比较老的材质,板底不如现在的光滑,毛毛的,滑起来一停一停的”。他站在“十四冬”赛场边上指挥选手,若不是新冠疫情推迟了比赛,他的舞台本应是赛道——当时他已经拿到“十四冬”的比赛资格,但赛事延期4年,最终他因伤在2021年退役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